Warning: count(): Parameter must be an array or an object that implements Countable in /home/wwwroot/www.testdirect.org/wp-content/themes/book-ttkan/functions.php on line 2320
穿成庶子小可憐,我日日宅斗 第10章_莉芙小說
◈ 第9章

第10章

青雲院的配置是聞府最簡單的,只有一個嬤嬤,兩個書童以及四個丫鬟,照老太太看來,這些人實在委屈了懷澤,還想再多指些人過來,被懷澤婉拒了。

懷澤覺得他有手有腳,年紀也逐漸大了,這些人已經足夠,何況人多是非多,要那麼多人平白多了很多麻煩。

老太太拗不過他,只能同意暫時不再加人,不過青雲院就在攬月齋隔壁,要是真有情況老太太也可以隨時插手。

得到獨立院子的不只是懷澤,十歲的懷源也有了獨立的小院子,不過他就習慣了人伺候,一口氣新添了好幾個丫鬟。

這些丫鬟的長相懷澤自然也見不到,只不過聽李嬤嬤說,這些丫鬟大多是懷源將來的通房丫頭,畢竟就連懷沛這樣的身子骨,房裡都有四五個通房。

大戶人家的規矩嚴,為了名聲,大多都會讓子孫在正妻入門之後再行納妾,不過通房卻沒有限制。

這些通房大多是長輩指過去的,主要作用就是照管哥兒的生活,將來能不能抬姨娘就得看正妻的意思了。

懷澤在心裏嗤笑一聲,什麼照管生活,不過是說得好聽罷了,這些通房的下場一般都不怎麼好,要是能生下孩子,將來老了還有些指望,要是沒有孩子,老了估計就得被放到莊子里等死。

這些距離四歲的懷澤還太遙遠,便宜爹忙完了新官上任的一眾事宜之後,終於想起家裡還有兩個失學兒童,開始忙活着要給兩個哥兒請先生的事情。

可是海州府與江寧府不同,海州府在大梁諸府中屬於中下州,不僅文風不如江寧府,就連每屆中舉學子人數比起江寧都差得多,聞雲錦物色了半個月,都沒有找到合適的先生殘王爆寵囂張醫妃

眼見着距離府試的時間越來越近,聞雲錦一咬牙,直接給知府大人去了拜帖。

海州府的知府大人姓陳,是京城宣和殿學士陳大人本家旁支,宣和殿學士雖然職級不高,只是正三品,卻是皇上的近臣愛臣,這些年陳家蒸蒸日上,就連旁支的陳知府也水漲船高。

事實證明,在大梁沒有關係是走不通門路的,聞家顯然沒這個面子,最後還是靠老太太的母家葉家,陳知府才勉強同意讓聞家的兩個孩子去學堂讀書。

陳家學堂如今的何先生是先帝時的一位老進士,據說當初還是二甲頭幾名,只可惜身子不好,早早回到海州老家養老,因和陳家有些交情,才同意到陳家學堂教書。

入學第一天,聞雲錦特意帶着兩個兒子先去拜訪知府和何先生,一路上一直叮囑着他們,一定要和學堂里的學生搞好關係,畢竟這都是他們的同窗,也是他們進入官場的第一批人脈。

懷澤認真聽着老爹絮絮叨叨,既然已經決定了要走仕途這條路,這些都是必須經歷的,老爹行走官場多年,有些經驗對他們這些小朋友來說受益匪淺。

旁邊的懷源則有些漫不經心,他在家裡一直是頭一份,姨娘經常告訴他,等聞懷沛一死,整個聞家就都是他們母子的了,還需靠什麼科舉。

在他心裏,自己就是天之驕子,似他這般年紀馬上就要考府試的,整個江寧都找不出幾個,更不用說更偏僻的海州了,何須去結交什麼同窗。

可等他們兄弟兩個進了學堂,互相一介紹,懷澤和懷源就知道了什麼叫差距。

陳家學堂人不多,算上他們兩個也就八個人,可這裏面不僅有八歲的童生、十三歲的秀才,還有十六歲的舉人,懷澤一下子傻了眼,這學堂里隨便拉出一個來都能算是天驕了。

其實這也不難理解,能上這個學堂的,大多是陳家的孩子,陳家主家如今在京城蒸蒸日上,陳知府一系作為旁支,自然鉚足了勁往上走。

畢竟京城和地方本身就是天壤之別,既然有肉吃,誰甘心只喝湯呢,所以陳家這一輩的孩子一個比一個上進,也難怪陳知府的腰桿這般硬。

大家族裡從來都不講究單打獨鬥,有資源不用才是真的傻。

因着葉家的關係,學堂眾人對他們兄弟態度還算隨和,相互介紹之後就各自落座了。

八個學生按照兩列四排的順序排列,因着大家出身不同,乾脆就按照年歲排序,懷澤坐在最後面一個座位,旁邊正是八歲的童生陳勤。

懷澤微笑着朝陳勤打招呼,陳勤也簡單回了個禮,然後就又投入到背誦中。

何先生今年也才四十多歲,但在這個時代已經屬於馬上「知天命」的年紀,他只簡單穿一件青色長衫,仔細去看袖口位置還有明顯的墨跡,顯然平常也是勤於書法的。

因着今日有新學生,何先生考校完懷源的功課後就走到懷澤面前,手裡還拿着一把戒尺。

懷澤大驚,他的水平目前和學堂里的其他學生相差甚遠,若是如此,那將來豈非逃不過體罰。

許是那把戒尺的威懾力太強,懷澤覺得自己從來沒有這麼認真過,他如今已經學完了三字經、百家姓和千字文這三本啟蒙書籍,何先生就撿着其中的難點問題着意考察,懷澤覺得自己的手心都要冒汗了。

偏偏何先生的表情始終沒有任何變化,懷澤就只能硬着頭皮往下說。

到了寫字的環節,懷澤就比較有信心了,他的字可是經常被孫先生和便宜爹誇獎的,雖然年紀小,力道有些不足,但已經初具神韻,假以時日,定然是拿得出手的好字。

何先生點點頭,心裏面對他們兄弟兩個有了初步評價,懷源雖然有些才氣但太過自傲,辭藻過於華麗,而懷澤則更加務實,基礎打得相當牢固,只是如今年紀太小,還不能輕易下結論。

學堂里的學生學習進度各不相同,何先生也會根據他們的個性來布置作業,畢竟在科舉的初級階段,主要看的還是背誦和書寫,他作為老師,最重要的是引導和督促他們。

所謂「師傅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,這句話在科舉上同樣適用。